耐磨熱電阻與雙金屬溫度計報道,正苦于國內政治對抗與內戰分裂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現在又不得不面對外來戰爭的風險壓力,剛結束利比亞作戰任務的美國“喬治·布什”號航母現已駛入敘利亞鄰近海域。俄羅斯唯一的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上將”號正在奔赴敘利亞的途中。周邊的以色列、約旦和土耳其3國軍隊都已宣布進入戰備狀態。
“和平”抗議變成“武裝起義”,持續惡化半年多的敘利亞國內局勢,正由和平抗議迅速轉變為“武裝起義”式的軍事對抗。由變節政府軍組成的“敘利亞自由軍”日前宣稱,已有越來越多的官兵脫離政府軍,加入了“自由軍”,因為他們不愿執行當局下達的向示威民眾開槍的命令。這個以土耳其-敘利亞邊境地區為據點的反政府武裝,本月以來已多次動用火箭炮等重型武器對敘利亞政府目標發動襲擊。“敘利亞自由軍”領導人里亞德24日甚至呼吁外國軍隊對敘利亞政府的“戰略目標”實施空中打擊,以加速敘政府的垮臺。里亞德說:“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提供保護,在敘利亞建立禁飛區和緩沖區,并對被敘利亞政府認為是重要設施的某些戰略目標實施打擊。”他認為,“有限的”外國干涉能幫助他們“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勝利”,并指出敘政府在沿海地區的導彈基地應是外國軍隊主要的打擊對象。
孔板流量計報道:國內武裝對抗天天有處處有,從11月19日至27日,已有至少54名敘軍官兵、安全人員和武裝警察遇襲身亡,其中包括兩名上校、兩名中校及一名少校在內的中高級軍官,而受傷官兵的人數遠超于此。這些官兵是在大馬士革農村省、德拉、哈馬和霍姆斯執行任務時遭武裝恐怖分子襲擊犧牲的,遇襲地點幾乎遍及敘利亞全境。從敘利亞官方報道的時間能看出,襲擊事件幾乎每天發生。如此慘重的傷亡數字、襲擊發生的頻率以及襲擊地點的廣泛,說明敘利亞軍隊所面臨的國內反政府武裝壓力非同尋常,從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外界媒體有關反政府武裝多數是叛逃的政府軍人的說法。與此同時,由敘利亞各地的反對派政黨、獨立人士以及組織組成的“地方協調委員會”也表示,在霍姆斯、大馬士革以及德拉等地25日發生的暴力沖突中,至少有19人被打死。巴沙爾政府對此一直表示,暴力沖突是由武裝犯罪團伙和民兵挑起的。
美俄航母同現敘利亞海域,比敘利亞局勢日益暴力化更令人矚目、令人百般猜測的是,已于23日駛抵的美國“喬治·布什”號航母,是否會與正在開赴敘利亞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形成對峙,甚至擦槍走火?美軍目前在敘利亞附近部署有“喬治·布什”號航母及第六艦隊,其中包括70架艦載戰斗轟炸機、3艘重型導彈巡洋艦和5艘導彈驅逐艦,為多種方式干預敘利亞的可能性提供軍事支持。一直公開反對西方制裁、軍事打擊敘利亞的俄羅斯,現在也非同尋常地向這一地區調派軍力。繼3艘軍艦??繑⒗麃喌乃枅D斯港附近之后,俄羅斯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上將”號19日已啟程奔赴敘利亞,一周時間內即抵達敘利亞附近海域,與上述3艦會合。冷戰結束后,美俄兩軍的航空母艦出現在同一個區域的現象非常罕見。有分析稱,敘利亞危機有可能引發美俄兩軍20多年來首次公開、大規模的軍事對峙美軍可能扮演“干預者”的角色,俄軍則出任“庇護者”。
孔板流量計報道:俄軍戰艦不為救駕而來,俄羅斯這幾年來遇到可能與美國、西方形成對峙局面時,每每在重大關頭突然出語微妙、表態含糊,最后外交政策大幅轉向,終以言行虎頭蛇尾或直接與美歐合流而告結束。這在伊朗、利比亞等事件中都有充分體現。因此,目前俄方從外交到軍事的種種表態與動作,總給人以動機不明、決心可疑的印象。敘利亞軍方的消息稱,俄羅斯海軍3艘軍艦停靠塔爾圖斯港,僅僅是為了簡單地補給油料與食品,隨后便會離開,幾乎不是外界想象的“為敘利亞撐腰”。來自以色列軍方的消息稱,即將就位的“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航母,根本不可能與“喬治·布什”號航母擦槍走火,因為俄軍這一航母奔赴地中海只是為了與以色列海軍共同舉行演習。俄軍的這一系列動作之所以引發外界猜測,只是時機選擇令人玩味而已。畢竟從今年6月起,俄羅斯政府已經與敘利亞反對派開始進行接觸。因此,事態發展的更大的可能是,一旦與西方達成利益交換的默契,或者認定巴沙爾政權的垮臺不可逆轉,再或者西方(尤其是美國)動手的決心已明,俄方即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出現立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