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每年圣誕前期聊城陽谷縣劉廟村都會出現一會圣誕老人,她高鼻深目,是個地地道道的洋人,和童話故事里不一樣的是,這位圣誕老人是位沒有白胡子的“圣誕老奶奶”。據電磁流量計了解,這位“圣誕老奶奶”叫牧琳愛,是個出生在中國的美國人。小的時候跟著當傳教士的父母在聊城生活過,13歲重返美國,80歲時牧琳愛帶著兩只行李箱再次出現在聊城,一住又是10多年。牧琳愛說:“我跟劉廟村是息息相關的,從我一開始來到這里就特別有感情。我很愛這里的老百姓和孩子。”
重回中國,和土生土長的劉廟村村民一起生活,看著周圍的孩子出生、長大,在這里牧琳愛又渡過了11個圣誕節。幾乎每一個圣誕節,牧琳愛都裝扮成圣誕老人,趕著毛驢車給村里的孩子們送禮物。可是今年,這位有著94歲高齡的“圣誕老奶奶”體力實在不比當年,只能在大伙的攙扶下來到孩子們中間。“圣誕老奶奶”牧琳愛給孩子們準備了1000多本筆記本和60多盒油畫棒,和孩子們熱情相擁,老人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下課鈴聲一響,牧琳愛就被大一點的孩子們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了。據渦街流量計了解,牧琳愛說:“今天特別高興來到這里,收到孩子們這么多的卡片,并且是每個都不一樣,很有創造力,所以在我給他們愛的同時,我也收到了他們的愛。”在牧琳愛到來之前,很多鄉村孩子的印象中其實并沒有圣誕節的概念,可是現在,每年圣誕節牧琳愛都會收到許多孩子畫的賀卡,每個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奶奶表達祝愿。雖然沒有音樂,沒有圣誕樹,沒有圣誕派對,但擁有和家長朋友的相聚,學會給予愛和接受愛,擁有真心的圣誕祝福,誰能說這里的圣誕節不快樂呢?不單單在每年圣誕,過去的十幾年里牧琳愛一直沒有中斷過對周邊人的幫助。她多次向當地的學校、醫院、村民捐款捐物,支持當地農村發展,獲得多項慈善方面的榮譽稱號,也是省內第一個因為公益方面的特殊貢獻拿到“綠卡”的外國友人。牧琳愛說:“我希望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快樂的節日,并且將來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