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府青瓦臺30日宣布,總統李明博定于下月出訪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韓國聯合通訊社說,這次訪問主要目的之一是在美國向盟國施壓、要求減少進口伊朗石油的背景下,尋求石油進口替代來源。按照青瓦臺聲明,李明博定于2月4日抵達土耳其,會見土總統和總理;7日至9日訪問沙特,會見沙特國王、石油部長和國防部長等官員;9日抵達卡塔爾;最后訪問阿聯酋。青瓦臺說,李明博這次中東之行將為韓國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據耐磨熱電阻通過媒體披露的數據,韓國去年87%的原油進口來自中東地區;沙特是韓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占進口總量的將近三分之一;卡塔爾和阿聯酋分別是韓國第三和第五大原油進口國。
除石油議題外,李明博打算與土耳其方面討論核電站修建項目。韓土2010年多次談判,商討投資額200億美元、在土耳其黑海沿岸修建4個核反應堆的項目。談判因雙方分歧一度中止。日本隨后有望贏得這一項目,但日土談判據稱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停滯。美國近來向韓國等亞洲盟國施壓,要求減少來自伊朗的石油進口。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樸宰完30日呼吁給予韓方更多時間,以尋求替代石油進口源。“各國情況不同……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他說,“包括如何處理現有合同。”樸宰完確認,韓國現在進口自伊朗的原油數量“相當大”。按照韓方統計,伊朗原油占韓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0%左右。樸宰完告訴法新社記者,韓方仍在就減少進口伊朗石油與美國政府討論,這一討論“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韓國對參與制裁伊朗石油貿易有顧慮,擔心這一舉動影響石油價格。李明博本月早些時候會見企業高管時說,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應以沙特等產油國增產為前提。按照樸宰完的說法,沙特本月向韓國允諾增加原油供應,但尋求石油進口替代來源仍需更多時間和政策調整。韓國政府在制裁伊朗石油產業上的謹慎態度與國內石油消費趨勢相關聯。韓國石油公社30日發布數據顯示,韓國石油產品消費量去年創新高。數據顯示,韓國去年石腦油、汽油和航空用油等石油產品消費量超過8.01億桶,與前一年相比增加8.84%。先前石油產品消費最高記錄為2007年的7.9494億桶。據溫度變送器了解石油公社,在國際石油價格高漲背景下,韓國石油產品消費量創新高“值得關注”。這一國有企業認為,石油消費創新高緣于韓國各工業行業去年穩步增長以及依賴石油的重工業在韓國經濟中的比重頗大。